2让混凝土企业技术部ldquo

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特别是这十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地方基本全部普及使用。然而在现代混凝土技术应用推广方面笔者感觉还很滞后,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包括监管人员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原有四组分、最原始混凝土的基础上。用老的方法对待新生事物,怎么会不出问题呢?不过,现在发生的很多问题,尽管表现出来的是技术问题,而其本质上却是管理方面的。

1原材料质量控制问题

合格的、稳定的原材料是生产混凝土的质量保证的基础。试验室(技术部)担负着材料检测和合理配合比使用的工作任务,但材料签收的决定权在物资部门。且不说物资部门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专业能力,就针对供应商的“以次充好、暗渡陈仓”的把戏就够难受的。商人均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关键很多商人失去了最基本的“诚信”。有多少试验室(技术部)主任能管的了材料供应。材料供应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生产的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性。

2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生产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因素非常多:调度员调配能力;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操作水平;出厂检验员的责任心及能力;机修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特别是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包括装载车上料,搅拌车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影响。混凝土生产企业是一个“链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加强内部管理(其中包括前期销售、跟踪服务、回款、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各环节有效的配合才能生产出稳定的、优质的混凝土。

3施工配合的问题

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半成品,需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浇筑、振捣、收面(特别强调初凝前的二次收面)和养护(建议薄膜覆盖)。施工人员混凝土生产企业管不了,其中很多分包单位现场施工人员连总包单位都管不了(因为现在劳动力贵不说,较专业的混凝土施工工人队伍还真不多)。现场不论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边放料边加水现象时有发生,而等拆模需要养护时却没人浇水。有时加水都加到混凝土离析了,离析了的混凝土影不影响质量不管,但如果造成泵送堵管是需要商混公司承担拆管增加的人工费。现代混凝土使用者的认知和态度决定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是有“生命力”的,不善待“它”,“它”必然不会“茁壮成长”。

4拆模早,幼龄期的混凝土受到扰动

现在几乎没有不抢工期的工程,往往混凝土浇筑不到十个小时(很多时候混凝土还未终凝)就开始了上一层的施工。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混凝土裂缝和渗水现象,虽然多数情况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但在使用功能和耐久性方面大打折扣。也与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违背。

以上现象结果最终表现是质量问题,很多时候归结是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技术部)的责任。试问这些问题试验室(技术部)能左右吗?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资质管理一般有企业资质和专业试验室资质。一般重点检查试验室资质,以“检测机构”的形式检查。殊不知其两者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就以“送样,收样,仅对样品负责等条款”,企业试验如何完成?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重点是放在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上。其人员资质、数量、技术水平以及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是生产混凝土质量的基本保证。但仅靠企业试验室来控制质量是远远满足不了的,其权限和能力均有限。关键还是要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和环节的源头,做到各负其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