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兵就位笃行实干,奋楫勇进,磨砺匠心

结缘建筑,无怨无悔书写奋进之路;

相逢六建,一丝不苟展现自我担当。

星光不问赶路人。年至今,一晃二十个春秋,杨健已在甘肃六建奋斗了二十余载,本着一颗拳拳赤子之心,朝着建设“精品工程”的目标,留下了踏实前行、愈战愈勇的足迹。他先后参与了甘肃省佛学院、会宁县会师大道G线会宁过境段改建工程遵义路支线、金昌市金川区城市更新行动补短板PPP项目等众多工程建设。扎根一线,摸爬滚打,一路走来,从施工员到项目经理,再到如今市政公司的副经理,杨健把青春奋力书写在建筑上,管项目求严求细,做表率亲力亲为,带团队至诚至真,他用实际行动,为赤子情怀作了生动的诠释。

常怀克难攻坚的锐气

20年履职经历包含着喜悦与汗水,也充满机遇与挑战。一路走来,杨健持续磨砺心志、学习知识、锻造能力,日复一日,已逐渐拥有敢于涉险滩、克难题的勇气。他常说,“作为党员,就应该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做表率、亮身份。”

在甘肃省佛学院项目建设阶段,由于海拔高,日常用水成为难题,他带领项目部全体成员集思广益,绘图、施工,很快建立了供排水系统,解决了难题,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了草原上的水冲式厕所和沐浴场所。作为佛教建筑,需雕梁画栋,突出仿古色彩。因此需混凝土和木结构相连接、相配合,同时,木结构的防水和在混凝土上做奇美的木质造型就成了棘手的“技术难题”。面对此难题,他坚持多方询问、群策群力,最终使难题迎刃而解。

会宁县会师大道G线会宁过境段改建工程遵义路支线是国道的一部分,年,工期紧、任务重成为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越过的坎。在各项条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他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动员全体人员连续作业,最终高效完成了摊铺作业面、桥面铺装等工作,为如期完工奠定了基础。

永葆挑战自我的勇气

年,杨健勇挑重担,负责金昌市金川区城市更新行动补短板PPP项目的建设工作。据悉,这是一个包含道路、停车场、绿化等建设内容的大体量工程,公司第一次接触,他也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施工经验可借鉴。“既然接到了任务,就要努力做好,没经验可以自己摸索,也可以积极学习。”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金昌日照强、风沙最高可达7级,中标之后,他和几个年轻人来到金昌,开启前期筹备工作。短短一周时间,他们的皮肤已变得黝黑,但条件艰苦并不影响干事热情,会心的笑容常常出现在黝黑的脸上。为尽快投入生产,杨健每天奔赴在外,忙于前期施工准备。敢于挑战自我,就做好吃苦准备,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呈现。

拥有爱岗敬业的志气

“只有爱岗才能敬业”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遭遇战给项目工作带来新挑战,材料供应遇到困难,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他每天加班,深夜去高速路口,配合当地部门将材料运进施工现场。“把自己定位在工程上,就意味着自己要勇挑重担,吃苦在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是杨健的格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他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组织创建“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的示范项目,营造积极向上氛围,用心用情用力促使着项目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拿出实干风格、迈出坚毅脚步、走出奋斗节奏,是他从业之路的真实写照。杨健的人生轨迹也是众多六建建设者的真实写照。他们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风雨中见世面、长才干、练就了一身实干担当的硬脊梁、真本领。如今他已迈向不惑,年龄的增长,于他而言是阅历的积累,更是心境的淬炼,未来之路,相信他会走的更加有力。

主编:马作明

责编:刘常琳文字:郭永秀、李赵云

打造稳健可持续

高质量幸福六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