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过程中,为克服由于温度、收缩等原因导致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在主体结构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元要求,则至少保留14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
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的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八)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
(2)对己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
(3)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腋盐水泥拌制的泪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1昆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当采用塑料1\11.膜布养护时,其外表面全部应,由盖包裹严密,并应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按产品使用要求,均匀喷刷在1昆凝士外表面,不得漏喷刷。
(6)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