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霞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江西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62.html

据了解,自年开始,“绿建大会”已成功举办17届,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行业盛会。国际绿建大会是践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展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本届绿建大会以“拓展绿色建筑落实双碳战略”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暨综合交流会和6场专题研讨分论坛。在智能建造交流会中,邀请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产业发展处处长刘美霞就“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做主题分享。

专家简介:

刘美霞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产业发展处处长

在绿建大会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刘美霞处长就智能建造的概念和范畴、发展智能建造的意义、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思考等三大内容展开系统性、权威性论述。

智能建造的概念

智能建造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人等新技术,研发应用使用于建设行业场景的数字化软件、智能化机械、建筑机器人、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等,通过人机交互、智能感知、分析、决策、执行和反馈,以BIM模型串联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智慧运维的新型建造方式。

发展智能建造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发展智能建造是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发展智能建造是推进新城建、有效拉动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并且发展智能建造是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提升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思路

打造一个模式—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循环迭代推广模式。

刘美霞所长提到,形成一整套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建造发展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会让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同时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也实现自主可控,能培育形成国民经济新增长点,打造世界领先的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夯实两个基础—工程建设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

刘美霞所长强调,我们需要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已建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化部品件BIM模型库和设计协同系统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迭代,持续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和交付。

聚焦三个领域

建筑产业—实现系统整合,打通底层数据,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联动互通,在这个平台上监管人员可以看到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业务系统上的数据,这个系统实现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提高了项目综合管理效率、协同效率

建筑机器人—中建三局研发的高层建筑施工设备集成平台融合了外防护架、液压布料机、模板吊挂、管线喷淋等功能,解决了传统施工存在的垂直运输效率低、设备布置难度大、流水施工协同差、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装配化装修实现智能建造的程度和速度会互相影响、逐步深入、渐次展开。

打通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四个环节

刘美霞所长指出,以“数据交互”为核心打通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产业链是主要工作思路,实现智能生产、智能设计、智能施工和智慧运维,支撑对接新城建。

实施五大工程

刘美霞处长表示,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应遵循“”发展思路,5即是:大数据工程、智能建造标准体系发展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发展工程这五大工程。未来,将有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企业,以自身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来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是建筑行业的“关键词”。围绕智能建造,国家近年来连续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并且提出了年和年的建设目标。当前,建筑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智能建造已是大势所趋。从政策支持到落地实践,从试点项目到试点城市,智能建造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建造将引领建筑业走好转型之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刘美霞所长PPT,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