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4日,根据国际桥梁大会评奖委员会通知,由贵州省贵阳公路管理局(建设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共同完成的花鱼洞大桥,在众多申报奖项的世界杰出桥梁工程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项目奖”。这是贵州省继北盘江大桥、鸭池河大桥、平塘大桥之后的第4座获得该奖桥梁,也是全国第9座获此奖的桥梁。同时,也成为贵州桥梁集团继平塘特大桥之后,蝉联该项国际大奖的工程项目。
花鱼洞大桥是国道G线上跨越红枫湖景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座特大桥梁。年,为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和桥梁通行能力,将原主跨米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原址拆除重建为主跨米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拱桥,年6月29日建成通车。
该大桥项目主要实现了“三大创新”:
一是技术具有重大创新。项目将旧桥拆除与新桥重建完美结合,创造性的提出“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的建设思路,首次提出一种拱桥拆除的新型体系转化工法,研发了配套装置,形成了“新拱拆旧桥成套施工技术”,获得了9项国家专利和2项省部级工法。缩短了建设工期12个月,节约工程造价20%(万元)。
二是桥梁与周边环境协调,具有较典型的美学价值。新桥布置为内倾10°的拱圈变高度的中承式提篮拱,如同一道美丽的彩虹飞架于红枫湖两岸,与湖水交相辉映,实现了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融合,具有显著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三是可持续发展具有代表性。项目践行“生态建桥”的建设理念,节约填料立方米,减少碳排放1.5万吨,实现了“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废料再利用”。在实现低碳和零碳方面有突出成就,达到了可持续设计和施工的最高标准。
国际桥梁大会是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用于表彰在技术与材料创新、美学价值、与周边环境协调度及公众参与度等面有突出成就的桥梁。
以往授奖的桥梁都是跨度大、高度高的地标性大规模桥梁,本次授予跨度和高度均不突出、造价仅1.1亿元的“花鱼洞大桥”,凸显了该桥的技术含量、环保价值和美学价值,标志着贵州在山区峡谷桥梁“小而精”建设方面达到了一个世界认可的全新高度,更加夯实了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的地位。
来源:贵州交通广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