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长沙县东四线地下,一条12.2米宽、3.3米高的地下隧道空间里,包含了四个仓体的地下综合管廊正在施工中。为了让高铁新城片区各类管线尽快“住进”地下综合管廊,今年春节期间,来号工人中将有部分继续驻守工地、推进管廊封顶。记者叶子君陈普庄通讯员李倩文易思雨视频王珏顾荣夏葳怡2月6日下午,久冻过的长沙日光灿烂,与头顶高架飞驰而过的长沙磁浮快线列车共线后不久,再右转就进入了东四线综合管廊项目工地。一进工地,可以看到场地里整洁而有序:左手边是已经建好并配有检修口的管廊,右手边,是防水、模架等高新工艺的展示区。轰鸣声从南端传来,继续前行几十米后,三湘都市报记者就进入了一片火热的施工区。远处,一条齐整光洁的混凝土管廊像没有尽头似地向南延伸;近处,工人们正在紧密协作——有的正在绑扎侧墙钢筋,有的在搭建模板,有的在浇筑混凝土。38岁的泥工陈飞穿着厚重的棉袄、外面套着橘红色施工马甲,踩在钢筋模架上操作机臂,他不停地移动机臂,使混凝土能够均匀铺进模板内。“辛不辛苦?”记者问陈飞,他笑得有些憨厚:“不辛苦,习惯了!”询问中,陈飞告诉记者,他是四川泸州人,来长沙做工已经7年,年6月来东四线工地后,一直负责混凝土的倒模。“以后燃气、通信还有污水那些管线都从我们这条管廊下面过,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陈飞语气中带着骄傲,他乐呵地说,“以后要修管线就不用破开路面挖了嘛!”“工地里现在有来号人,大多都是从四川来的,还有一些是湖南本地人和贵州人。”陈飞的领班杜红平站在旁边说,他说,从去年7月开工,东四线管廊工地高峰期时有多号人,他自己也是建完劳动东路管廊就过来了,这个春节安排了一部分人留守工地,“要继续干活尽快把管廊封顶。”沿着边坡走上地面后,长沙中建城投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胡俊杰转而为记者介绍说,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城区各种管线的“家”,在建的东四线管廊里共有燃气、电力、污水和综合四个仓,仓内配着有可视化的监控和报警系统,还有氧气、温湿度、硫化氢检测仪,一旦设备探测到舱内气体浓度发生变化,将马上反馈到附近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工作人员就可以视情况远程处置。“仓里顶部滑轨上还搭载有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可以红外测温和气体感应,不仅可以随时掌握管廊内环境和设备运行变化,还可以预判设备故障。”“国家两部委今年会对11条综合管廊做考核,前面受征拆影响,现在建设压力比较大。”胡俊杰表情严肃,他说,综合管廊建好后,可以降低管线维护和更新的费用,也可以消除“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现象,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包括在建的东四线管廊在里面,整个高铁新城片区有11条地下综合管廊,现在建好的有5条,为了保证项目在今年年中顺利通过考核,包括他在内的项目部管理人员今年也将留守工地,确保项目整体进度、安全、质量可控。“你们过几个月再来,那时候整个高铁新城片区的管廊都建好了,看不到空中或者地面上有管线了!”临分别,胡俊杰爽朗地发出邀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