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考试不能任意向混凝土中加水,这是为

无论是一级建造师考试还是二级建造师考试,在混凝土工程中,我们最常见到的一个知识点就是: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能任意向混凝土中加水。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

混凝土在拌和过程中加入的水,我们称之为拌和水,是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中的水胶比计算得出的。

水胶比是控制混凝土稠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当水泥用量过少时,即水胶比过大,此时过稀的水泥浆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过大,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差,从而产生严重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强度。

所以我们在拌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中的水胶比添加拌和水和水泥进行生产搅拌,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成品的质量。

拌和水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化合水,另一部分为自由水。拌和水中,化合水的用量较少,一般只占四分之一,自由水的用量较高。

化合水是水泥进行水化作用时所必须的水,要有足够的化合水才能够保证水泥颗粒的充分水解和水化,从而生成结晶和凝胶。

另外一部分的水我们称之为自由水,自由水完全是为了满足施工操作要求而加入的水,即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流动性、粘聚性、可塑性、稳定性、易密性)而加入的水。

自由水随着混凝土的养护和硬化过程逐渐蒸发,在混凝土内形成空隙,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混凝土中的自由水的含量越多,混凝土的密实度就越差,强度也就越低。

所以,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胶比,应当在保证必要工作性的条件下,达到最小的用水量。

由于不同条件下,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情况有所不同,可能会造成混凝土中自由水的含量大量减少(夏季高温,混凝土不能及时运至施工现场,或者施工现场发生堵管时,不能及时浇筑),所以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工人为了操作省时省力,就会往混凝土中加水。这样势必会增加混凝土中的孔隙,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让混凝土的水胶比能够满足要求,就需要增加水泥用量,会造成水泥的浪费。

所以,在混凝土规范里,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规定了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为了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又能满足坍落要求,我们可在混凝土内掺加减水剂。

减水剂的作用就是在减少自由水的同时,却能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

混凝土施工从拌和开始到浇筑结束,其各种材料的用量都是按照相应的比例配置而成,一旦某一种材料的数量发生改变,其配合比就发生改变,相应的,我们就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某一种材料的数量,才能重新达到原来的配合比。

所以规范才要求,混凝土在运输、搅拌、浇筑过程中不能随意加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