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获2020国际结构混凝

喜讯!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获年度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终身荣誉会员”奖,以表彰他在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对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的突出贡献!11月22日,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年国际学术大会开幕式在上海顺利召开。防疫常态化的形势下,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幕式上,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主席TorOleOlsen先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吕西林颁发了“fib终身荣誉会员”奖。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每年评选“终身荣誉会员”奖一名。吕西林院士是首位获得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年度重要奖项的中国学者。吕西林院士30余年如一日专注于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及教学,一项项结构抗震新技术从他及其团队手中诞生;他积极致力于将最新的抗震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为我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他坚持走抗震研究的国际化合作之路,带领团队将中国的结构抗震研究推向国际舞台……(点击图片了解吕西林院士)吕西林,男,年1月生。年12月在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30多年来一直从事结构抗震减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等研究与教学。先后主持了6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研究成果“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获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编技术标准5本,参编7本,专著8本。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7项,获专利2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次线上fib大会由同济大学主办,这也是fib大会第一次走进中国,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增进与世界各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方面的创新研究与交流合作,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同济大学副校长、fibSymposium指导委员会主席顾祥林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副所长、fibSymposium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fib中国团组主席冯大斌教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fibSymposium指导委员会成员赵宪忠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辞。来源: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编辑:聂阳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