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塌落度损失过大原因分析
1、外加剂与水泥适用性不好引起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快;
2、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好;
3、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照成新拌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快;
4、其他材料造成,粉煤灰细度、烧矢量、矿粉密度、烧矢量、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及细骨料的细度模数;
5、水泥温度
6、工地与拌和站协调不好,压车时间长,导致混凝土塌落度损失过大;
二、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
7、气泡、蜂窝麻面;
混凝土拌合料含砂过多、振捣不足、单层浇注混凝土厚度过大、砼的塌落度过大,气体没能充分引排而导致振捣时间砂线、水线;混凝土保水差、分层振捣处理不当;过振;
8、表面色差;混凝土质量不均匀、分层浇筑时间差别太大、保护层厚度不均匀、掺合料质量差、
9、表面开裂;水泥用量大、温差、干燥、未达到强度拆模;
10、试件强度;随意加水、试件制作、养护、胶材质量差、计量误差、砂石含泥量高、碎石强度、混凝土含气量
三、混凝土含气量与强度的关系
一般在水泥用量和塌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含气量每增加1%,28天强度降低2%~3%;若保持水胶比不变,每增加1%,28天强度降低5%~6%。
1、砼表面气孔
混凝土拌合料含砂过多、水灰比偏大、振捣不足、单层浇注混凝土厚度过大、砼的塌落度过大,气体没能充分引排而导致。
2、蜂窝麻面
在砼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
3、麻面
模板未打磨、清理和未涂刷脱模剂或脱模过早,脱模时均容易发生粘模,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刑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砼表面砂带
接缝不严密、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水分过多、振捣过强、浇注速度快造成。
5、砼表面色差
在墩身顶部表观颜色不一致,原材料变化及配料偏差、搅拌时间不足、浇注过程中的混凝土离析、脱模剂涂刷不均匀及浇注过程中间隔时间长等因素均能造成表面颜色不一致。
6、表面裂纹
脱模过早、养护不到位,经风吹易出现收缩性裂纹;钢筋保护层过大,导致出现收缩裂纹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