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首批院士成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黄勇2

公益中科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83.html
封面新闻记者刘皓洋近日,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UNSTO)公布了53位著名学者为其科学院首批院士。成都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黄勇是其中一位。翻开中国地图,新疆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近二十年来,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作为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的黄勇带领着他的团队手持现代科学“利器”,紧扣国家和行业发展大方向,在绿色环保长寿命公路路基路面结构与材料、“物联网+”与智能公路建造、“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公路灾害防治等领域屡屡突破关键技术,谱写着新疆交通事业的新篇章。传承老一辈交通人精神“疆三代”黄勇投身新疆交通建设对交通建设新理念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疆三代”的黄勇亲历其中,有着深刻的体会。黄勇祖籍上海嘉定,从爷爷、姥爷那一代起就响应祖国援疆号召,从环境优越的地区举家迁移到了西北边疆,支援当地的交通建设。黄勇的父亲跟他一样也是从长安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响应国家号召依然选择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对黄勇来说,他对新疆建设和交通事业的情感是长期耳濡目染的结果,“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就是积德行善”是深入骨髓的价值理念,促使他做出必然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走出校门的黄勇进入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工作,他的工作以野外勘察设计为主。在黄勇的脑海里,与他的前辈们一样,勘察设计院的野外工作可以说是“跋山涉水,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他们常常一出差就是3个月到6个月,吃住都在其间解决。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一辈勘探人不辞辛苦、鏖战沙场、苦中作乐的精神给黄勇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艰苦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心胸开阔”,带着这份信念,黄勇投身其中,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知识、经验基础,对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今后方向的选择也大有裨益。攻坚克难难忘天山公路改扩建参与过程5年后,黄勇选择调动,只因为多年在一线工作的过程中,他积蓄了很多的疑惑,而这些疑惑亟待科学研究来解决。为解开心中的疑惑,也为“攀登更高峰”,在父亲的建议下,他进入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到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不久,黄勇就参加了天山公路(独库公路)的改扩建,这是一条“写满悲壮故事公路”。“这是一个历经10年之久大集成的科研项目,一方面,从前期的科研到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阶段、设计阶段,到施工,到后期的运营养护,项目贯穿涉及了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因为工程的难度,项目进行了跨界的联动,聚集了一批来自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交通部科研院等单位的工程、地质、气象、环保、水文等领域专家,来自设计院、管理部门的组织者、参与者,还有很多深入一线的工程建设、养护人员,大家一起进行野外会诊、室内工程联合攻关等”。“在参与的过程,我有幸得到了团队领导和各个领域前辈专家的无私爱护、指导和帮助。”难忘为攻克冰川泥石流的临界预警难题,作为项目的总组长,黄勇专程跑到西安请教了当时已经退休的中国科学院邓养鑫研究员,“老一辈科学家非常严谨,他提出了一个冰舌温度的概念,也就是冰川涌动的前缘部分实际温度,它的温度变化直接影响冰川的消融速度。这是他当时历尽艰险亲自爬到冰舌上测温得出的数据结果,这些宝贵的数据积累为我们后期问题的攻克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结合高空探空气球提供的数据,我们成功解决了冰川泥石流的快速预测预警问题。”作为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山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方法与纺织技术研究》项目第一完成人,回忆项目那段往事,黄勇想起那些帮助过他的前辈、同事仍然充满感。团结合作为“一带一路”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技术今天,黄勇团队牵头研发的绿色低造价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技术,是国际一流、国内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核心技术,已形成由“两种核心材料+多种专用绿色水泥生产配方+众多系列就地取材材料绿色环保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机动灵活多功能绿色智能混凝土移动拌合工厂(车)”四重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颠覆了传统水泥“怕土的致命弱点”,采用绿色高性能改性水泥,将各种高含泥量建筑废料(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弃方渣土、山区崩塌碎落灾害体等)无需水洗和二次筛分直接变废为宝,实现循环利用,生成各种标号绿色水泥混凝土建材。与传统混凝土相比,每立方米绿色混凝土可以节约4立方米水资源,减少2立方米矿山及河沙的开采,消除2立方米建筑废料库存;同时,还可以大幅度节省工期和工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环保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相关成果已在多地基础设施土建工程中成功推广应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黄勇教授牵头制定了《道路工程高性能水泥及混凝土技术规程》(编号为T/CECSG:D41-02-),为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养护提供了关键技术标准。从专科生、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博士后;从一名普通的野外勘测技术人员,到成为一名甘坐二十年冷板凳的科研人员,再到成为一名具有丰富全科经验、心怀绿色智能交通梦想并坚定践行的“全能型科技领军人才”。“就跟做医生是一个道理,要做一名好医生,实际上就要亲身到各个科室历练,熟悉身体的各个环节。”黄勇说,“该吃的苦都吃了,该磨练的都磨练了,该去的地方都去了,该做的也可以做了!”这是黄勇历经20多年风沙锤炼后的自信和从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