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商品混凝土入泵前后的工作性能

白癜风如何根治 http://m.39.net/pf/a_4679459.html

混凝土在施工现场

0前言

随着国家对于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大量优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紧缺。在可持续性战略的指导下,机制砂、特细砂等材料已进入了商品混凝土市场,由于品种繁杂、性能各异,往往对混凝土工作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造成泵送困难,有时甚至无法入模。本文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方面进行探讨,以方便之后大家在面对相似的问题时找出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

1原材料控制

(1)各类原材料分类堆放和存储:根据性能的不同分类使用。

(2)尽量保证各类原材料的稳定性,材料本身质量的稳定对于标准差的贡献比较大,对质量的稳定性有利。

(3)对各类材料易出现问题的技术指标重点控制:例如淡化海砂的氯离子含量、机制砂的石粉含量、瓜子片的含泥量、大石子的级配以及颗粒形状、水泥的安定性、粉煤灰的需水量比、矿粉的活性指标、外加剂的保坍性等。

(4)内场生产过程控制:积极与一线生产人员沟通,可利用即时通讯工具以群聊的方式沟通。特别以拌楼操作人员、铲车工为主,指导不同材料(砂石)的上料方式,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时间长短、搅拌电流大小、挂浆流速表征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装入搅拌车声音的不同判断石子用量的多少等。

2配合比设计

(1)根据材料性能的不同作出合理的设计,规避材料的缺点。例如我们常用两类混合,天然砂细度模数偏细,但是含泥量指标值很好,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偏大,石粉含量也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混合砂中天然砂的比例,适当降低混合砂的细度模数,再降低砂率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能解决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工作性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2)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树立堆积理论的模型,选择合理的原材料。早几年国家对于江砂的开采管控还不是非常严格,个别商人非法采取江砂,以长三角开采的江砂为例,此类江砂的细度模数在0.3~1.2左右,含泥量基本在1%以内,我们可以用此类材料作为调节混凝土的流动度以及粘聚性而用。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但是由于国家环保整治的力度加大,之前在长江非法开采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之前吹砂出来的砂土再通过筛分后的细砂,此类材料的特点是细度模数低(大约0.1左右),含泥量高(大约7%~25%左右),个人觉得此类材料已不适合配制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坍落度损失等都百害而无一利,作为技术人员应该合理引导老板、管理人员的理念,放弃此类材料,不能有杀鸡取卵,光看成本而忽视质量的行为。再例如胶凝材料的比例问题,作为一般技术人员只注意各类材料的用量,往往忽略颗粒级配问题,如果材料的颗粒级配发生重大变化时就需要合理调整比例,比表面积是粉体颗粒分布的重要指标,如矿粉的比表面积低于m2/kg时,需在原配合比的比例上降低矿粉的掺量。

(3)外加剂(主指泵送剂、减水剂类)掺量的动态控制。由于砂石材料紧张,不同批次的砂石材料含泥量的变化很大,通过调整不同砂石材料的比例可以适当降低含泥量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还可通过调整外加剂来保证单方混凝土用水量在一个可控范围,例如正常C30混凝土生产用水量可以控制在~kg/m3范围内,用水量过少时不利于后期的水泥水化,用水量过多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有害。因此可以通过动态控制外加剂的用量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同时也保证了后期混凝土的强度。

(4)减胶剂的使用。在砂石材料紧张的大前提下,水泥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也就产生了减胶剂。减胶剂的前身为水泥助磨剂,后通过改良用于混凝土中,发现有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作用。在试验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减胶剂后可以明显发现混凝土的匀质性提高,浆体量变多,这样能很大改善以前出现大容量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开始和结束时石子偏多,而中间混凝土石子量偏少的情况。故个人认为减胶剂的最大作用不是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而是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本人在使用过程中也并未减少胶凝材料的用量,而是用减胶剂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也可以俗称“混凝土状态调节剂”。

3施工工艺

(1)天气影响。笔者曾听一位同行说过一件怪事,时值秋季,某混凝土公司在生产一底板混凝土,方量较多,白天生产过程中一切正常,混凝土流动性能非常好,可是到深夜泵工反映石子偏多,无法泵送。后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混凝土已经离析,技术人员也纳闷,白天还是正常的,为什么到了深夜就出现离析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时会忽略昼夜温差的问题,当昼夜温差较大时,我们应该积极调整外加剂的掺量,推荐夜间生产降低0.2%~0.4%左右掺量,具体情况根据温差而定。

(2)施工现场的过程控制。施工现场可安排试验员对入泵、入模的混凝土进行目测,例如高层拖泵(车载泵)浇筑的混凝土,在泵车料斗中观察时发现混凝土的工作性应该符合要求,但施工单位却反映入模困难,其实此类情况是忽略了泵损,拖泵的泵管连接大部分是有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前连接的,皮圈以及卡箍的密封性无法与泵车相比,基本每个连接处都有少量的流水,聚少成多,故会造成入模困难。因此在此类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工作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常扩展度需大于mm,这样才能符合施工要求。

4结语

(1)原材料是控制混凝土工作性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材料,分类分仓使用。

(2)配合比设计根据材料的性能扬长避短,避免引起坍落度变化过大,选择减胶剂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3)施工现场跟踪观察,根据气温、实际施工的状况提前设计好混凝土的工作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