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一次性浇筑成型,对整体工程建设起到决定性因素,下面以明挖修建箱涵为例,简单介绍混凝土过程中控制点。
本箱涵的结构砼为C30砼,墙、板厚度为、、、mm不等,防渗等级不小于0.6Mpa,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40mm,垫层为C15素砼。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对于钢筋密集部位要求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以防止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1、混凝土配制: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配置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技术指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试验确定,水泥的选用要减小地下水对钢筋及混凝土的腐蚀。
2、混凝土的输送:
采用汽车泵或者地泵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入模前塌落度要求为±20mm。
3、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材料试验员核准混凝土发车时间,混凝土的品种、强度等级,混凝土坍落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随机取样测定和做试块,严格把好混凝土的质量关。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支座、预拱度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验收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浇筑前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时,应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当确实无法使用振动器振实的部位时,才可用人工捣固。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l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l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l00mm左右为宜。
(3)附着式振动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并通过试验确定。
(4)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下表规定。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当气温高于25℃时,允许时间为min;当气温不高于25℃时,允许时间为min。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在不发生离析的情况下,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当倾卸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过高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并严禁用振动棒分摊混凝土。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速度V以不超过1.5m/h为宜。
4、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5、混凝土施工缝与后浇带:
箱涵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及侧墙下倒角以上20cm部分,第二次浇筑剩余侧墙及顶板。第一次浇筑完成后,需对混凝土凿毛。
根据施工图要求,箱涵施工过程中每隔20m左右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处钢筋断开,见下图: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尽量避免振捣棒碰撞对拉螺栓,防止因振动导致对拉螺栓螺丝松懈或对拉螺栓断裂。
下篇文章简单介绍箱涵混凝土仓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