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三个大模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相关法规和标准。备考知识点总结
重力式挡土墙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简单,可就地取材,实用性强,缺点是圬工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
仰斜式挡土墙(承受土压力最小),府斜式挡土墙(承受的土压力最大),垂直挡土墙(承受土压力居中),衡重式挡土墙
挡土墙混凝土或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大的75%时,应及时进行墙背回填,距墙背0.5-1m内,不得使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加筋挡土墙由填料,拉筋,墙面板三部分组成,适用于平坦宽敞的填方路段,在挖方或地形陡峭的山坡不得使用。
碾压时从拉筋的中部开始平行于墙面进行,不得平行于拉筋的方向碾压,应先向拉筋尾部逐步摊铺,压实,然后再向墙面方向进行。
实验确定拉筋间距,碾压机具,密实度,不得使用羊足碾,靠近墙面板1m的范围内使用小型机具夯实,不得使用重型压实机械,严禁车辆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行驶。
柱板式锚杆挡土墙由挡土板,肋柱,锚杆。土压力-挡土板-肋柱-锚杆-反馈到地层
壁板式挡土墙由墙面板,锚杆组成。土压力-墙面板-锚杆-反馈到地层
锚杆施工一般适用于缺乏石料和挖基困难的地段,一般用于岩质路堑路段。
严禁在急剧变形阶段进行抗滑桩施工。
相邻桩不得同时开挖,开挖群桩从两端沿滑坡主轴间隔开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开挖邻桩。
开挖分节不宜过长,每节为0.5-1m,开挖一节支护一节,上一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下一节开挖。
钢筋笼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和滑动面处,灌注时连续进行不得中断,挡土板应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
施工过程要监测:地下水位,滑坡体位移和变形
最佳含水量测量方法:击实实验法,振动台法和表面振动压实法
压实度检测: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和无核密度仪法
无核密度仪法主要用于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弯沉检测以0.01mm为单位,弯沉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测定的方法有:贝克曼梁法(静态),自动弯沉仪法(静态),落锤弯沉仪法(动态)
导线复测同一建设项目内相邻的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复测周期不超过6个月。
每m设一个水准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加密,每m有一个水准点,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的路段宜增设水准点。
测量方法:传统放样方法(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坐标法放样,GPS-RTN技术放样,
路基压实度不足:压实遍数不够,压实机械与填土土质不匹配,碾压不均匀,含水量偏大,没有对前一层浮土进行处治,图类种类出现异类土混填,填土颗粒过大。
边缘压实度不足:没有超宽填筑,压实机具压实不到边,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路基纵向开裂:清底不彻底路基存在软弱地层,回填不均匀压实度不足,路基压实不均,新旧路基结合未挖至台阶台阶宽度不足,半填半挖路段没有按规定设置台阶,水稳定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错误采用纵向分幅填筑,边坡过陡行车渠化交通频繁产生滑坡。
路基横向开裂:直接使用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同一层的填料混杂,路基顶层作业段衔接工艺不符合要求,下层填筑厚度相差悬殊最小压实厚度小于8cm,暗涵结构物基底沉降和涵背回填不符合要求。
路基网裂:土的塑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路基碾压时含水量偏大成型后未及时覆土,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表面失水过多,路基下层土过湿。
粒料基层包括嵌锁型和级配型
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和填细碎石,填细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公路以下的基层
级配碎石包括级配砂砾和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填细碎石作为基层时,集料的公称最大颗粒应不大于53mm,作为底基层时,应不大于63mm。
填细碎石可采用干法和湿法施工,压实厚度为公称最大粒径的1.5-2倍(-mm)
#挡墙用双向焊接钢塑复合土工格栅#采用振动压力机碾压,碾压后表面的集料空隙应填满,但是表面看得见集料,上层为薄沥青面层时,使集料外漏3-5mm
填细碎石基层未铺撒透层沥青和未铺封层时,不得开放交通。
分层摊铺时,填细碎石表面的集料外漏5-10mm
湿法施工时,洒水碾压至填细料和水形成粉浆,粉浆填满全部空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微波纹状。
水泥稳定土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水泥细粒土不能用作二级及以上公路基层
石灰稳定土用作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作二级公路及以上的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土,二灰,和二灰砂不得用作二级及以上公路的基层
所有的水泥初凝时间不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不小于10h
生石灰和消石灰技术要求共有的指标是氧化镁的含量。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应采用磨细的消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