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文化新地标琴台美术馆进入收尾阶段,

琴台美术馆

一座白亮“雪山”

左手汉水,右手月湖

不偏不倚

......

近日,在琴台美术馆项目工地现场,一座连绵起伏的山体造型跃然眼前,与月湖连片荷叶交相辉映。目前项目屋面“山体”绿植铺设已基本完成,正抓紧室内精装修、室外市政道路及园林绿化施工作业。预计在9月结束验收检查工作,顺利的话,10月、11月即可对外开放。

琴台美术馆与梅子山隔月湖相望

琴台美术馆位于汉阳琴台中央艺术文化区,与梅子山隔月湖相望,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整座美术馆分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夹层),有古代展厅、现代展厅、当代展厅、特殊展厅等4个展厅。

屋顶四个洞有特色

从高空俯瞰琴台美术馆,会发现屋顶上分布着四个洞,“三大一小”,屋顶上蜿蜒的银色栈道与“大洞”连通。

三处大洞均为弧形露台,与美术馆室内观展空间相连,方便观众随时去往馆内或屋顶栈道,“屋顶露台和栈道让室内外相互贯通,增加美术馆的互动性”。

设计团队介绍,有的露台附近将设置咖啡厅、休息区,让场馆更具“可参与性”。

阳光下,弧形的露台与展厅的落地大玻璃形成交错的光影视角,加之远处的月湖景致,未来有望成为热门的拍照打卡地。

最小的一个圆洞为天井,伫立着一棵“孤独的树”,艺术气息浓厚,未来将作为观展的休息区域。

琴台美术馆

“素颜”建筑创国内单体使用之最

步入美术馆,第一感受是“素雅”、工业风,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视线所及,均为清水混凝土本色,无装饰痕迹,连灯具都镶嵌在混凝土顶板内。

项目设计总负责人中信设计副总建筑师叶炜介绍,整个建筑顶部、墙面全部采用被称作“素颜混凝土”的清水混凝土。整个建筑的清水混凝土面积达到平方米,创下国内单体清水混凝土使用面积之最。

“素颜”建筑比“精装修”的难度更大,各种管线以及喷淋头、风口百叶、开关面板、灯具等需一次设计到位,不能NG,一旦设计考虑不周全,现场混凝土浇筑后无法修补。

美术馆形态高低起伏类似山体

墙体既承重又藏水电等线路设备

如此大的美术馆内部,常见的支撑柱也少,形成“顺滑”的无障碍视角。项目结构技术负责人中信设计首席总工程师温四清介绍,美术馆内有几处面积较大的展墙,乍看是用于安装艺术品的普通墙体,实际上“暗藏玄机”。墙体本身是超大空间支撑结构,可承重超大型展品,“中空”的墙体内“藏”着各类水电、通风、消防等设备线路,留给艺术品最大空间。

琴台中央艺术文化区示意图

室内移步换景,逛一圈不重复

别看建筑只有两层,逛下来会觉得比多层建筑空间更丰富。

设计团队介绍,“美术馆内展墙布置灵活、纵横交错,空间流动、一步一景;同一空间内不同标高的楼板进退错落,营造丰富的室内空间。”

“4.3万平方米的建筑,逛一圈不仅没有重复的空间、通道,连空间感都完全不同。”

二楼的几处艺术品空间更是打造“漫游式”展厅,观众可以多视角看到不同展区展品,形成“步移景异”的观展效果。

据悉,根据规划,美术馆和月湖桥之间,还会再建一个文化地标:琴台图书馆,至此,汉阳琴台中央艺术文化区将汇聚琴台剧院、音乐厅、美术馆、图书馆,进一步满足市民对文化艺术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时吸引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和国际知名艺术家来汉阳交流与合作,助推武汉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

(来源:长江日报、汉阳知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报

中传华夏数字传媒(湖北)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中传、畅行强强联手共建全域旅游平台

系列专题

“见人见物见生活”,文旅中国百城百艺大放异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