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当今社会,混凝土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因此,人们对于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设备的质量、原料的配比等都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生产厂家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购买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先进完好的生产设备、控制原料的配比、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不能懈怠,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总之,做好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要想保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首先就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只有做好基础工作,后续工作才能良好地进行。混凝土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子、矿粉、水以及各种添加剂,一般而言,对于(混凝土生产商家和混凝土搅拌站)来说,原材料都是外购的,因此,负责采购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做好质量的控制工作。
(1)要选择信誉度高的商家,对于商家产品的合格证书等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2)对于原材料的各种参数要认真检验,比如添加剂的配料比例等,这些都会对后期混凝土生产过程中配比有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原料的基本参数要认真核对,购买合格产品;
(3)在原材料进场时要对其进行二次复审,防止材料有掺假或者更换的问题,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场堆放。
2.2生产设备控制
混凝土生产过程需要用到的必要的生产设备,比如,搅拌机,这是混凝土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一旦搅拌机出现故障,必然会阻碍混凝土的正常生产。因此,对混凝土生产设备要定期做好维护和保养。
(1)对搅拌机的操作要按照规定进行,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对于设备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使用过程中要谨慎操作;
(2)混凝土搅拌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有原料进入设备零件中,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搅拌机做定期的清洁,防止搅拌机中零件因为掺杂异物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3)当发现搅拌机运行过程中有异样时,要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即便是微小的问题也要进行严格检查,并及时维修,防止引起更大的故障;
(4)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需要根据要求进行合适的配比设定,也就是说生产的同一批混凝土的配比是固定的,但是一旦设备进行维修后,之前设置的配比就会改变,所以,在设备维修好之后要重新对配比进行设置,防止因为配比错误导致生产的混凝土质量不达标。
对混凝土生产设备的质量控制还包括对计量设备进行控制,在混凝土生产设备中,计量设备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原料配比准确的重要依据,所以对于混凝土生产计量设备一定要加强维护和管理。在混凝土生产企业中,应该每年对计量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检修,不仅如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生产计量设备的校验,在设备每次开始运行之前都要对各物料秤进行评定。通常而言,为了确保物料秤的精度,每月要对其进行一次标定,保证对物料称量的准确性,当然称量允许有细小的误差,但是误差要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影响混凝土的生产质量。对于不同型号规格的混凝土而言,计量设备的计量误差也不同,所以对于误差的判别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实际测量中,要随机对不同标号混凝土计量偏差进行抽查,确保不同型号混凝土的计量误差都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真正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计量偏差的抽查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单盘计量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比较,还有一种是使用搅拌车过磅,具体操作是分别用空车过磅和重车过磅,进而计算出实际所要生产的吨位数,再用理论生产吨位数与实际生产吨位数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偏差值。在实际的混凝土生产中,通常建议每天都要进行过磅抽查,从而检测实际生产混凝土吨数所使用的原材料与生产时原料的配合比是否一致,保证混凝土实际生产质量与设计质量一致。
2.3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测
为了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在使用混凝土进行生产作业时不会出现因混凝土质量问题引起的建筑结构不合格问题,对混凝土进行质量监测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只有在生产完成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检查,可众所周知,在生产完成后再进行检测有其弊端,一旦检测不合格对生产厂家而言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对于客户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基于混凝土生产的特殊性,只有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经过全面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确保最终生产的混凝土质量合格[3]。对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测主要有如下措施:
(1)确定原料配合比,混凝土质量的合格与否重点就是原料配合比例是否准确,所以,监测过程中要核对搅拌机输入的原料配合比与生产之前技术人员提供的配合比是否一致,确保数据都是准确无误的;
(2)在搅拌机开始运行之前,要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零部件都正常运转,在确定了搅拌机配合比输入正确以及零部件都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开始正常的生产过程,当搅拌机开始工作后,要保证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性,同时确认混凝土的水胶比保持不变,要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监督,随时掌握工作动态,了解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其中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