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工程基础桩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罐车进行浇注,如下图所示。
在混凝土浇筑中因采用的湿作业成孔工艺,工序多、且现场条件复杂,如有局部桩灌注时混凝土罐车无法进入时,可采用地泵进行浇筑。
(2)水下灌注混凝土要求采用导管,管径~mm,(抗拔桩桩径较小仅有mm,为防止灌注导管与钢筋笼相碰撞,保证灌注中的返浆质量,选用较小的灌注导管。混凝土灌注中要保证混凝土初次灌方量以及连续灌注,灌注过程中始终保持导管埋在混凝土面以下。
(3)开始灌注前要认真清孔,换浆清孔后孔口泥浆比重小于1.10为宜,粘度:16--18S,含砂量:3%,PH值:8—10,循环流动的泥浆无粗燥砂砾感,目测胶体率正常;清孔后,保持浆面稳定,及时浇筑;重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标高、埋管深度及超灌厚度。
(4)采用自由塞隔水(即充气球胆),充气球胆直径大小能自由通过导管即可。导管下入长度和实际孔深必须做严格丈量,使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能保持在0.3~0.5m内。
(5)灌注混凝土,首浇混凝土必须保持埋管深度不小于1.5m,在实际操作中,投入球胆,放入锥塞,当混凝土灌满漏斗,立即拔起塞子,同时继续向漏斗补加混凝土,使混凝土连续浇注。
(6)提管时,要准确测量混凝土灌注深度和计算导管埋深后,方可提管,导管应徐徐上提,不可一次提的过高,造成导管底部超出混凝土面,形成断桩。导管在混凝土内埋深不得大于6m,也不得小于2m。
(7)灌注桩的充盈系数在1.05~1.15,且施工中记录每根桩的充盈系数。
(8)根据设计要求超灌,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或按如下控制:桩径≥1m时,超灌1.0m。桩径<1.0m时,超过0.5-0.8m。混凝土灌注高度用1~2kg平底重锤控制。
7)空孔回填
基桩成桩后,空孔部分进行回填处理,且孔口设安全防护措施。
8)剔凿桩头
剔凿桩头可在场地桩间土清挖后,成桩7天强度时即可进行,凿桩头采用压缩机风镐与人工钎凿相结合,并采用新的砍凿桩头工艺方法,保证桩头标高及顶面平整,桩头平整度保证高点与低点相差小于3cm,砍凿完成后用空压机吹净。
桩头砍凿后低于设计标高5cm以上时,应用高标号混凝土补齐(刷界面剂)。
主筋顶标高如低于设计标高10cm以上,需接长钢筋,接长钢筋的焊接位置应错开。
桩头钢筋采用钢丝刷清理干净。
施工中如超灌混凝土,应在3小时之内用人工将混凝土浮渣掏挖,留不少于30cm的保护混凝土。
9)基础桩施工中注意事项
(1)灌注导管应采用直径不小于mm的管节组成,各节应具有带垫圈的连接法兰盘或扣环。
(2)导管在使用前或灌注完4~6根桩后,要检查导管密封圈的密封性,并每次在使用后,应立即冲洗干净,以防粘在侧臂上的混凝土过多造成堵管。
(3)混凝土灌注关键在于首次浇注,要保证%的成功率,必须采取如下措施:在承料斗内先置一球胆于导管口,然后用锥形塞堵住承料斗口,让商品混凝土灌满承料斗,在上提锥形塞的同时,向盛料斗内补混凝土,使料斗内混凝土始终保持装满条件下继续浇灌。
(4)在完成首浇后,灌注混凝土要连续从漏斗口边侧溜滑入导管内,不可一次放满,以避免产生气囊。
(5)为防止浇筑混凝土造成钢筋笼上浮,可采取如下措施
在孔口固牢钢筋笼上端:
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保持较大的导管埋深,放慢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2~3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少埋深(不得少于1.5m)以增加钢筋笼对导管底口下的埋置深度。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高度减少,压力降低。如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适当减小导管埋深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避免孔内上部混入泥浆的混凝土压入桩中。
钢护筒在灌注结束,混凝土初凝前拔出,起吊护筒时要保持其垂直性。
当桩顶标高很低时,混凝土灌不到地面,混凝土初凝后回填上部空孔。
4.3提高桩基承载力及减少桩基沉降措施
本工程中抗压桩为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根据基础桩的特点、场区内的地质条件,施工中均拟选用湿作业泥浆护壁成孔工艺;从施工方面,采取以下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质量,以弥补超大型灌注桩的缺陷,同时达到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减少桩基的沉降的目的。
4.3.1改善及消除泥皮主要有以下技术措施:
1.根据勘察报告中所提供的地层情况选择湿作业成孔施工工艺,施工时调整好泥浆比重,提高机械利用率,缩短成孔时间,减少泥皮厚度,以提高基础桩承载力。
2.保证钻孔泥浆的质量,对于不能自行造浆或造浆质量较差的土层,例如砂卵石层要进行人工造浆,且清理泥浆池要及时,防止泥浆过稠影响成孔速度。
3.采用优质泥浆进行全置换式清孔,保证清孔效果,尽量用稀泥浆将护壁的泥皮置换出,以保证桩侧摩阻力的发挥。
4.3.2解决沉渣问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针对抗压桩的孔深特点及相应所处的地层情况,长度在30m以下的基础桩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工艺进行清孔;
2.对于62.5长的抗压桩,采用泵吸反循环和气举反循环清孔相结合的方法,可达到较好的清孔效果,减小沉渣厚度。
4.3.3水下混凝土灌注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水下灌注混凝土配合比
由于超长大直径灌注桩具有混凝土灌注量大、灌注深度深等特点,因此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落差较大,具有加速混凝土离析的现象。所以,为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水灰比不变),以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首灌时放入球胆,以减慢混凝土下落的速度,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2.首灌
首灌往往是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成桩质量及竖向承载力。因此,在保证首灌量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还需保证首灌混凝土的质量及返浆的顺畅,保证混凝土灌注过程的连续。
3.混凝土灌注
超长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除需要满足一般的技术要求如导管埋管深度、导管密封性、混凝土配合比、搅拌质量、首灌等方面外,对灌注量大的超长灌注桩,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往往需要控制混凝土灌注时间,避免空孔放置时间过长造成塌孔或是桩扩径、缩径影响桩承载力的发挥,为避免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出现堵管,要严格控制灌注时间,并根据单根桩的灌注时间,确定灌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4基础桩质量标准
4.4.1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
4.4.2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4.4.3确保湿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预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