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的基本构造及施工要求

一、后浇带的类型

混凝土后浇带的设置一般分三种:

1、沉降后浇带。沉降后浇带有效地解决了沉降差的问题,使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为整体。

2、伸缩后浇带。伸缩后浇带为防止因建筑面积过大,结构因温度变化,砼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

3、温度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

二、后浇带构造要求

1、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即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2、后浇带处的钢筋应连续,不得断开。

3、后浇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在主体结构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14天并经设计确认)后再浇筑。

4、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

三、后浇带施工要求

1、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并清理干净。

2、结合面处应采用洒水方法进行充分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3、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应小于1.2MPa。

4、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分。

5、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架应单独设置;不得回顶。

6、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7、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