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是结构工程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
筑物的整体质量。进场前要求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具有出厂(产
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否则不得使用。施工时必须按配合比,经常检查坍落度,
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每班设专人值班,工长、质检员,技术员对混凝土的工程
质量直接负责,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准备
1.做到班前交底明确施工方案,落实浇筑方案,使施工人员对浇筑的起
点及浇筑的进展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2.为了确保浇筑连续进行,对每次浇筑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准确,对所有
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并准备好一旦出现故障的应急措施,保证人力、机械、
材料均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3.注意天气预报,不宜在雨天浇筑混凝土。在天气多变季节施工,为防
止不测,应有足够的抽水设备和防雨物资。
4.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应确保尺寸正确,强度、刚度、稳定性及
严密性均满足要求。对模板内杂物应进行清除,在浇筑前同时应对木模板浇水,
以免木模板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5.对钢筋及预埋铁件进行检验。应请工程人员共同检查钢筋的级别、直
径、位置、排列方式及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认真做好隐蔽工程记
录。
二、作业条件
1.下达任务单时,必须包括工程名称、地点、部位、数量,对混凝土的
各项技术要求(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缓凝及特种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
效率(或工期)。交接班搭接要求,以及供需双方协调内容,连同施工配合比
通知单一起下达。
2.设备试运转正常,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满足要求。
3.材料供应充足,特别是指定的水泥品种有足够的储备量或后续供有保
证。
4.全部材料应经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
5.天气满足作业要求。
三、混凝土的拌制
1.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均要过称。
2.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需加掺合料时,应
与水泥一并加入。
3.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
间应适当延长。
四、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采用手推车。
2.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
初凝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
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不得用于主体结构。
3.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整顺畅,若有凸凹不平,应铺垫桥枋。在楼板施
工时,更应铺设专用桥道,严禁手推车和人员踩踏钢筋。
五、混凝土浇筑
1.柱子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柱头和墙上搭设下料平台,混凝土先放在平
台上,接顺后再由人工用铁锹铲混凝土入模,并做到分层下灰,分层振捣。混
凝土浇筑前,柱和墙根部先浇筑30─50cm厚一层同等级水泥砂浆。
2.梁板浇筑应连续进行,并在前层混凝土凝固之前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
毕,对每层的卫生间和屋面混凝土浇筑更要高度重视,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及
无施工缝出现,确保混凝土质量,严防漏水。
3.在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构件相交处,采用延时后的低坍落度混凝土浇
捣。
4.施工缝位置的留设,应预先确定,留设在结构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
部位,同时应征得技术负责及监理单位的同意。对施工缝的处理时间不能过早,
以免使已凝固的混凝土受到震动而破坏,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1.2MPa时方可
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1)清除表层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然后用水冲洗干
净,并保持充分湿润但不能残存有积水。
(2)在浇筑前,施工缝先铺一层水泥浆或者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六、混凝土振捣
采用平板振捣器(用于板)和插入式振捣器(用于柱、梁)
1.斜插和直插两种方法,做到快插慢拔。
2.插点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半径的1.5倍,不能
碰撞钢筋和预埋件。
3.振动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沉,不出气泡,
表面泛灰浆味道是。
七、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采取自然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完10~-20h(热天气8~-9h)及时
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头3d在无积水的情况下白天2h浇水一次,
夜间至少两次,3d后适当减少,对每层卫生间和天面混凝土应覆盖浇水养护不
少于14d,同时做好养护记录。各楼层养护的主水管采用D48×3.5mm钢管用逐
级加压的方式将水送往各施工楼层,主管上到各楼层设阀门,水嘴用橡胶管接
至养护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