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联人袁金芳人在路上,路在心中

作者

《中华儿女》记者梁伟

编辑

陈晰

济源示范区妇联副主席郑杏利(右)向袁金芳颁发全国三八红旗手证书

千百年来,发端于河南济源的愚公移山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愚公不畏艰难开山修路、子孙相继的故事流传千古。一则寓言、一种精神,传承千年。在这片土地上,袁家祖孙三代为同一个梦想,养路修心一辈子,从爷爷到父亲,传承到今天的袁金芳,这些年来干的都是同一件事。

全国青联委员、济源市公路管理局路达养护处西环道班班长袁金芳说:“我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养路工,父亲又从爷爷手中接过铁锹和扫把,传到我这里,即使最初有委屈,也得硬着头皮往下走。苦点、累点、脏点都没啥,只要咱的路没事就行!”

“我不想做养路工”

年,袁金芳出生于河南济源,爷爷和父亲都是养路工。打从记事起,爷爷就已经退休,所以对于爷爷的工作,袁金芳没有丝毫印象,只是常常听老人提起,“老家在王屋山,那时候还没有解放,不能走日本人修的路,只能自己修路去县城,那时候最大愿望就是从山里走出去”。

对于父亲的工作,袁金芳却是记忆犹新。养路工是父亲一生的职业,从未改变过。那时母亲在单位上班,没有人照料的袁金芳就跟着父亲,父亲在施工,她就在边上玩耍。“父亲每天都在加宽路,因为他和叔叔们的努力,路的质量一直在变好,砂石路、水泥路、柏油马路,他们五六个壮劳力,用大青石拴着往下砸,铺柏油。烧柴火,添料,柏油和石子搅拌在了一起,看着就非常辛苦。”袁金芳说。儿时的袁金芳告诉自己,长大后,一定不能做这般风吹日晒的工作。

年,袁金芳被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录取,中专学历,两年后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学校的大专班,学习计算机应用。说起这段经历,她还是有点自豪,当时六个班的学生参加招考,只有20多人被录取,她位列其中。那时候袁金芳总在想,自己考取财务证书,又开始学习计算机,未来找一个大企业,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工作,她都能笑出声来。

年,济源环城路开通,举办了环城公路自行车大赛,袁金芳还去凑热闹看过。那一刻,她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能和这条环城路扯上一丁点儿关系。2月13日,父亲递给她一张单子,说,“填上”。她接过来一看,《济源市公路管理局养护工报名表》,“爸,这是做什么呀?”“填上。”还是那两个字。袁金芳“哇”地一下就哭了,“爸,我要是干了这,我这么多年上学干啥……”

多年之后,袁金芳才理解了父亲的“狠心”。当时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妹妹还在读书,家里希望她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至少未来生活能有保障。

2月15日,含着眼泪的袁金芳就这样上岗了,一同工作的有40多个年轻人。每个人发的装备就是一件橘黄色工作服、一辆三轮,一个铁锹、一把扫把。每个人清洁范围米,中午下班前,要将主车道打扫干净,下午下班前,要把慢车道垃圾全部清理,包括50米宽的树林。袁金芳分不清脸上是汗水还是泪水,就一个劲地干,干着干着,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一抬头,看到父亲在远处一直盯着自己。原来,父亲怕她“逃跑”,起初几天一直接送她,然后就在远处观察她的表现。

多年后,父亲说,“其实那时候自己也很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孩子虽然不情愿,但是工作起来还很踏实认真。”其实他不知道,袁金芳起初总在寻找逃跑的机会,只是一直没有找到。

工作了五天,袁金芳哭了五天,周围邻居甚至嘲讽她,“读那么多书有何用,最后还是一个扫大街的”。这时候,爷爷从老家赶过来,严肃地说:“养路工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特别重要,这份工作不分男女,在我们家尤其如此。这就是家风,这就是传承,既然传到你手里,你就得接稳了。”

爷爷一席话让袁金芳放下了逃跑的心思。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爷爷和父亲传承下来的责任。

“道路养护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整整扫了一个月的街,单位组织新员工进行养路工专业培训。在培训中,袁金芳知道公路建成通车后,因承受车轮的磨损和冲击,受到暴雨、洪水、风沙、冰雪、日晒、冰融等自然力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人为破坏和修建时遗留的某些缺陷,使用质量会逐渐降低。定期养护有利于车辆行驶,减少意外发生,所以道路养护有必要且非常重要。

袁金芳学习非常认真:按操作要求修补沥青路面和碎石路面的裂缝、坑槽、龟裂、松散、波浪等常见病害,铺筑磨耗层、保护层;按要求进行人工培植水泥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整理、加固路肩、边坡和排水系统,检查维修土墙、护岸和透水路堤……

袁金芳说:“对于我来说,这些全部都是难点,之前虽然看父亲做过,但自己动手完全不一样。就像路肩,新修的路就需要一点点挖土,再培起来,再用铁锹慢慢拍,还要掌握坡路角度。这是一门力气活,却又有技术的成分。”

培训结束之后,袁金芳就正式上岗了,“从那一天起,道路养护工作就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说,“我是个爱干净的人,养路也一样,路面上不干净就像我的脸没洗干净一样;水沟不畅通,路边有杂草,就好像我衣着不整洁,叫人憋屈难受”。

夏天,整理涵洞,里面多是生活污水,必须清理畅通,多的时候用小挖掘机便可清理,但是有时候通道狭窄,只能人工下去用铁锹把沉淀物挖上来。因为气温太高,里面的气味让人窒息,袁金芳在吐完之后,没有丝毫犹豫,穿着胶鞋就跳了下去。铁锹挖出来的是雨后沉淀的泥土、粪便、树枝,有些杂物得用手一点点往外掏,从而保证排水正常。冬天,暴雪过后,她一遍遍地敲打着道路两侧树枝上的积雪,生怕积雪压弯了苗木秀美挺拔的枝条,还要不间断地到路上撒盐、撒防滑料,衣服湿透了,头发结冰了,双手被冻得像胡萝卜……

袁金芳在工作中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这些年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袁金芳从未懈怠过,每天重复单调乏味又累又脏的劳动。清晨,她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岗,骑着三轮车在责任路段巡查,路上杂物随脏随清,有时刚扫过的路面又有了抛洒物。由于道路两侧经常有人趁深夜倾倒垃圾,她便放弃节假日,把这些垃圾清理干净,然后骑着三轮车,将垃圾倾倒在远处的垃圾中转站。

同事们都说袁金芳对路的呵护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它受到点伤害,总是把它装扮得干净整洁。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态度,没过多久,袁金芳就由一名普通的养护工,提拔为道班班长,也是唯一一名女班长。

“给我再好的工作也不换”

成为道班班长的袁金芳没有丝毫改变,依旧每天早早赶到现场,骑着那辆粉色电动车,对整个道班管养的线路进行巡查,将发现的情况上报,安排到人。安排好前期工作,她会和大家一起忙碌。清除绿化平台杂草,清理边沟,养护路肩,每样活儿,她都冲在最前面。

袁金芳笑着说:“我们远看像农民,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看,扫大街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性质导致没办法顾及个人形象,所以找对象就成了最头疼的事情。相亲之后,别人的评价就俩字,“太黑”!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尴尬场面,一直被回绝,最终袁金芳还是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老公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她非常感激。

年,位于济源北部的水运道班没有人愿意接手,因为这条路段是焦克路的重要路段,焦克路是济源的一条煤运主干道,车辆多、行人多、店面多、村庄多,养护工作困难重重。领导找到袁金芳,她的回答是:“组织让我去,再难我也上。”

袁金芳带着自己的团队顶了上去,这条路每天的煤渣都很多,光三轮车运,就得好几车。同事董新艳说:“我们是一年进单位的。金芳能和男同事一样跳进冰冷的水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光这一点,我就佩服她,愿意跟着她一起干。”

焦克路柿槟铁路立交桥下穿焦柳铁路和侯月铁路两条铁路主干线,公路路面地势低洼,每次下雨都需要开启水泵,才能保障道路畅通。年端午节假期,济源突降暴雨,柿槟铁路立交桥积水严重,车辆无法通行。袁金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拦住过往车辆,劝导车辆绕道而行。由于当时电熔器烧坏,桥下积水不断上升,袁金芳毫不犹豫跳到齐腰深的污水里,用手去掏下水道里的塑料袋和杂物,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道路疏通,车辆安全通行。

17年来,不管是在东环道班、西环道班,还是水运道班,无论风吹日晒,下雨暴雪,袁金芳始终坚持在岗位上。凭着这样的信念和干劲,她带的队伍屡创佳绩,她个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模范养护工……

年8月,袁金芳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她感觉身上责任很重,“在青联这个大家庭里,周围都是各行各业杰出青年,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袁金芳说:“扫路没什么不好,路上出现的人和风景,都是我工作的乐趣。现在你给我再好的工作,我也不换。未来我要继续努力,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把爷爷和父亲养路爱路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年第13-14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